期刊简介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和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主办的预防医学学术性刊物,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先后获“天津市一级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解放军优秀医学期刊”等荣誉,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国家重要信息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及收录期刊。 办刊宗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部队指战员健康服务的方向,加强军内外预防医学的学术交流,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 报道内容:环境卫生与环境监测,饮水卫生,劳动卫生与职业健康,营养与食品卫生,热区、寒区、高原、航空、航海、深潜等特殊环境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传染病防治与管理学、消杀灭学,卫生检验学、卫生毒理学,放射医学防护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疾病预防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经验介绍,以及相关信息等。 读者对象:军内外从事预防医学的科研、教学、医务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环境监测、劳动保护等专业技术人员。 双月刊,国际标准A4开本 国内统一刊号: CN 12-1198/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248 邮发代号:18-105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
出版部门: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52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98/R
邮发代号: 6-2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天津市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
- 国际刊号:1001-5248
- 国内刊号:12-11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嗜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复杂多样,其中嗜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起着核心作用.本文参考国外文献,着重综述了如下三个问题:(1)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PMN表面的粘附分子及其配体;(2)活性物质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MN粘附和趋化的调节;(3)PMN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许多学者认为,缺血再灌注时,在多种活性物质的调节下PMN由粘附分子介导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并跨内皮细胞迁移,PMN与内皮细胞粘附时被激......
作者:王敏 刊期: 2001- 02
-
21世纪疾病发展的趋势及控制对策
本文概括了20世纪人类在疾病控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21世纪疾病发生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21世纪疾病发展的趋势和控制对策.在谈到21世纪疾病发展趋势时强调指出:(1)传染病仍将是人类的大敌;(2)非传染性疾病的迅速增加,是对21世纪全球发展的重要卫生挑战之一;(3)精神疾病将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4)伤害问题值得全社会关注;(5)地方病和职业危害严重.在谈到21世纪疾病控制对策时提出:依法......
作者:陈宁庆 刊期: 2001- 02
-
生物芯片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应用展望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定载体上构建的微型生化分析系统.生物芯片技术以其检测的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一经出现就已经成为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生物芯片技术着重论述了如下6个问题:(1)基因芯片的概念;(2)基因芯片的制备;(3)样品的制备和杂交反应;(4)杂交信号检测和分析;(5)基因芯片的应用;(6)生物芯片技......
作者:李君文;靳连群;晁福寰 刊期: 2001- 02
-
马尔可夫链在海军疟疾疫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海军传染病疫情预测、预报工作,检验马尔可夫链模型在海军疟疾疫情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预测1999年至2003年海军疟疾疫情趋势.方法:通过应用设定参数的马尔可夫链模型,逐年分析既往疫情资料做出预测,并与实际发病率结果比较,检验其合理性和适用性以及预测正确率,并用此模型预测今后五年内的疫情.结果:马尔可夫链模型用于海军疟疾疫情预测的正确率在60%~100%之间;预测1999......
作者:巴剑波;方旭东;徐雄利 刊期: 2001- 02
-
野战海水制淡研究
目的:为了搞好野战条件下供应部队官兵干净淡化的饮用水,开展野战海水制淡研究,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方法:研制野战反渗透海水淡化车,并对海水淡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海水经淡化车处理后,浑浊度从制淡前的1.2NTU,降至0.4NTU;pH值从7.78,降至6.80;氯化物从16500mg@L-1,降至230mg@L-1;总硬度从4700mg@L-1,降至70mg@L-1.海水制淡后符合国家生活饮......
作者:王琦;陈秀文;陈益棠;宋秋玲 刊期: 2001- 02
-
南海亚热带地区部队花斑癣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摸清南海亚热带地区部队皮肤花斑发病情况,为降低皮肤浅部真菌病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南海亚热带地区某部队进行皮肤花斑癣发病情况调查,将所获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皮肤花斑癣患病率7.3%,占皮肤浅部真菌病总患病率的22.2%.本地区和外地籍战士皮肤花斑癣患病率分别为15.78%和5.40%.发病与家族易感性、机体免疫功能、高温、多汗及对病原菌易感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针对......
作者:李恒进;樊建峰;索继江;梁坚;虞瑞尧;陈世平 刊期: 2001- 02
-
某部新兵SCL-90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对军营生活的适应能力,指导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新兵集训第一周和结束前一周各测定一次.结果:入伍之初,各因子分值较高,经过一定时间适应后,各因子分值及心理适应不良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相差显著(P0.05).结论:刚入伍新兵对军营生活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对新兵进行心理教育时,主要应帮助新兵逐步建立自信,减轻心理压力,提......
作者:颜爱武;银涛;傅建国 刊期: 2001- 02
-
某部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检测评价
目的:掌握驻地水源水质变化的情况,为水源防护提供依据.方法: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毒理学、细菌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26项指标中均未超标的水源占29.27%;有1~2个项目超标的水源占41.46%;有3个项目超标的水源占26.83%;有4个项目超标的水源占2.44%.结论:某部41个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情况基本是良好的,有些超标水源做适当处理后,可做为部队生活饮用水源......
作者:魏文一;刘铁屏;赵清;安江燕 刊期: 2001- 02
-
某部队膳食营养卫生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为掌握基层部队膳食营养卫生状况,指导部队科学合理配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量法结合查帐法进行连续7d的膳食营养调查,对炊饮服务、卫生人员问卷调查并统计营养缺乏症状的人数.结果:部队平均营养供给量符合官兵需求.对1274名饮服人员进行膳食营养卫生基本常识问卷考查,平均成绩偏低,113名卫生人员考查的平均成绩74.9分.第一季度发生营养缺乏症状者456人,发生率为7.69‰.结论:应加强膳食......
作者:刘志林;李阳;张守华 刊期: 2001- 02
-
实用便携式流量可调电动采水器的研制
目的:设计一种在不同流量、不同水深、采样口不规范等状况下均能采集到符合要求水样的采水器.方法:采用潜水泵、流量任意可调的便携式废水或地面水采水器采集水样,并进行理化检测.结果:应用电动采水器采集工厂生产废水测定BOD5为80.1±2.57mg@L-1,而用水桶法采集测定,则为69.9±3.68mg@L-1;两法比较P......
作者:刘慧杰;董万瑞;周进平;曾鸣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卫生防疫机构建设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 2 基层部队饮食卫生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 3 总后卫生防疫队对驻京总直部队社会化保障餐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对策
- 4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5 应激及其营养干预
- 6 某部1991~2000年度新兵HBsAg携带情况分析
- 7 某部装甲兵的精液质量分析
- 8 做好新疆维稳部队眼科巡诊工作的经验
- 9 66325部队防疫所创办《防病报》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 10 某基层部队机关干部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 11 建国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 12 1例早期发作性睡病脑电图观察
- 13 火箭军某部官兵膳食调查
- 14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与总IgE水平分析
- 15 总后勤部廖锡龙部长视察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 16 低分子肝素对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
- 17 战士静息时窦性心动过缓回顾性分析
- 18 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食品卫生安全的做法与体会
- 19 电磁辐照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JAKs磷酸化水平
- 20 驻海拔4 300 m高原某部官兵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