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和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主办的预防医学学术性刊物,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先后获“天津市一级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解放军优秀医学期刊”等荣誉,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国家重要信息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及收录期刊。 办刊宗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部队指战员健康服务的方向,加强军内外预防医学的学术交流,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 报道内容:环境卫生与环境监测,饮水卫生,劳动卫生与职业健康,营养与食品卫生,热区、寒区、高原、航空、航海、深潜等特殊环境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传染病防治与管理学、消杀灭学,卫生检验学、卫生毒理学,放射医学防护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疾病预防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经验介绍,以及相关信息等。 读者对象:军内外从事预防医学的科研、教学、医务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环境监测、劳动保护等专业技术人员。 双月刊,国际标准A4开本 国内统一刊号: CN 12-1198/R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248 邮发代号:18-105
主管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
出版部门: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52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98/R
邮发代号: 6-28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天津市一级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医学中心
- 国际刊号:1001-5248
- 国内刊号:12-11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某部1994~2003年传染性疾病发病情况与分析
目的对某部1994~2003年的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1994~2003年某部所属医院门诊、住院病人的传染病登记和报表,按照对传染病的分类,将资料输入计算机,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部在1994~2003年间,传染性疾病发病情况基本稳定,肠道传染病仍是主要的传染性疾病,其中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占肠道传染病的69%,甲型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乙型肝......
作者:孙军红;龚自力;邱晓辉;顾海涛;万素梅 刊期: 2005- 02
-
重复+Gz暴露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的变化
目的观察重复+Gz暴露后血清中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浓度的变化,探讨重复+Gz暴露后是否会造成心肌损伤及其机制.方法5名被试者在载人离心机上进行了3次+Gz暴露试验,加速度增长率为3G·s-1,+Gz暴露曲线平台期持续时间15s.在+Gz暴露前及结束后次日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肌钙蛋白I、T浓度的变化.结果重复+Gz暴露后,血清CK......
作者:金朝;耿喜臣;李茜;李宝辉;李立华;张立辉;王红 刊期: 2005- 02
-
魔芋精粉和左旋肉碱对肥胖人膳食干预的效果
目的观察魔芋精粉和左旋肉碱对肥胖人膳食干预效果.方法用自身对照法对某社区31名肥胖者进行5周膳食干预.受试者保持原有饮食、生活习惯,每日服复方魔芋片3片(每片含魔芋精粉0.75g、左旋肉碱0.3g).在干预前和干预将结束时进行3d膳食调查.结果5周膳食干预后,受试者体重、体质指数、体内脂肪量和腰围分别较干预前降低4.1%、4.0%、8.0%和3.2%(P......
作者:乔玲;卢锋;欧阳春花 刊期: 2005- 02
-
部队防疫防护保障支持系统的建立
目的针对部队卫生防疫防护工作的需求,建立防疫防护保障支持系统,为部队防疫人员提供专业技术平台和辅助决策依据.方法在全面收集和分析卫生防疫防护基础资料和业务需求以及用户特点的基础上,基于Windows平台,运用C++Builder、VB、UltraDev、Access、JavaScript等技术研制成支持系统.整个系统由一个基础数据库和5大功能模块构成.结果基础数据库包含卫生防疫防护基础知识和技能、......
作者:孙海龙;张清;范国英;赵睿;李浩;马静;曹务春 刊期: 2005- 02
-
实验性晕船对动物脑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实验性晕船对动物体能和脑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取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晕船模型组;另取小鼠60只,分为轻、中、重3种程度晕船组及其相应对照组,观察不同强度模拟晕船刺激后各组学习和记忆成绩以及游泳时间的变化;取大鼠20只,随机分为晕船组和对照组,观察模拟晕船刺激对其血糖、乳酸、糖原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模拟晕船刺激可显著降低小鼠学习和记忆成绩以及游泳时间,刺激强度越大,下降程......
作者:李华青;郭俊生;李敏 刊期: 2005- 02
-
410名军校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军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PF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测量410名军校大学生.结果某军校大学生SCL-90总均分及其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
作者:王海民;刘学敏;吴振峰 刊期: 2005- 02
-
某校1999~2004年乙肝普查及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乙型肝炎及其疫苗接种情况,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795名学生乙型肝炎4项指标,问卷调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1999~2004年,学生HBsAg阳性率及抗-HBc阳性率逐年降低、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逐年升高;城市籍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抗-HBs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农村籍学生(P......
作者:王玉红;黄贺梅 刊期: 2005- 02
-
嘉兴地区无偿献血员血源性传染病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嘉兴地区无偿献血员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梅毒等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情况,在于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预防和减少输血传播性疾病.方法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速率法检测ALT,RPR法检测梅毒.结果5750名无偿献血员中,不合格380名,不合格率为6.61%,其中检出阳性率抗-HCV为2.31%,HBsAg为3.3......
作者:黄庆炎 刊期: 2005- 02
-
新兵集训对女兵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女兵新兵集训期神经内分泌激素和体液免疫IgA、IgG、IgM,补体C3、C4变化,探讨新兵集训对女兵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陆军某部新女兵213名,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比较训练前、训练结束时血清皮质醇(COR)、胰岛素(INS)、促甲状腺激素(TSH)、IgA、IgG、IgM、C3、C4水平.结果新训后女兵血清COR为(284.57±38.03)ng·mL-1,较训前的(217......
作者:纪巍;朱霞;郭庆军;宫月 刊期: 2005- 02
-
血管内皮细胞冷损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在细胞水平进行冷冻损伤研究的细胞冷损伤实验模型.方法在不加任何低温保护剂的条件下将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C),以1℃·min-1、10℃·min-1和20℃·min-1的冷冻速率冷冻至-40℃,或以1℃·min-1的冷冻速率分别冻至0℃、-10℃、-20℃和-40℃,在冻后1d和3d观察VEC生长情况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分析冷冻速率和冷冻温度与VEC损伤程度......
作者:颜培华;李凤芝;刘嘉瀛;杨增仁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水中天然矿物质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从生态学观察到实验求证研究
- 2 某部队膳食营养卫生现状分析及对策
- 3 空降兵某部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 4 应激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观察
- 5 体检中彩色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
- 6 二氧化氯对坑道空气消毒的效果
- 7 4种中药防治高原脱适应的效果
- 8 美军2005-2011年军事医学基地调整与关闭工作启示
- 9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场心理疾病对我军的启示
- 10 飞行人员胆囊息肉样病变患病率及特征
- 11 某部做好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做法
- 12 某医院新生儿窒息风险多因素回归分析
- 13 固定化硝化细菌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效果观察
- 14 冰冻切片技术诊断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级准确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5 舒利迭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表达和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 16 耐力组合训练提高武警战士耐力素质
- 17 提高ICU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近期预后的干预措施分析
- 18 武警某部处置库区群体性突发事件卫生防病的几点做法
- 19 热应激对小鼠记忆及海马结构的影响
- 20 某心血管药对新兵入伍训练心率变异性和内分泌变化的改善作用